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
无锡同城生活交流互动群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9-28 21:46

根据公开报道与警方通报,涉及无锡地区的Telegram群组主要与违法犯罪活动相关,其运作模式及危害如下:

一、本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

1. 网络水军造谣牟利

无锡"山某某"自媒体团队通过Telegram招募全国学员,制作"断供潮"等虚假楼市信息,在短视频平台密集发布谣言引流,低价收购房源非法获利300余万元。该团伙26名涉案人员被抓获,10人被刑事拘留。^^

2. 跨境诈骗技术链支撑

诈骗团伙通过Telegram联系境内技术人员定制开发虚假投资软件(如"apex")。一案例中,无锡市民因使用此类软件被网恋对象诱导投资,损失2000余万元。涉事程序员因提供技术支持被判刑。^^

二、跨区域犯罪工具特征

1. 未成年人卷入电诈

犯罪团伙在Telegram中文群组(如"纸飞机")以兼职为名诱导未成年人参与"手机口"诈骗:通过两部手机中转通话,使境外诈骗分子直接联系被害人。参与者每通电话获利10元,其行为涉嫌"帮信罪"。^^

2. 公民信息黑产枢纽

Telegram群组被用于交易盗取的社保、快递面单等数据:

  • 四川团伙通过Telegram贩卖2300万条社保信息,涉及无锡等地系统漏洞。^^
  • 苏州破获盗取600G快递面单案,犯罪链条依赖Telegram招募"木马手"。^^
  • 丹阳警方侦破案件显示,Telegram群内按信息完整度定价交易,资金通过虚拟货币洗白。^^

    三、警方风险警示

    多地公安密集提醒家长检查未成年人手机,卸载Telegram(纸飞机)、蝙蝠等加密通讯软件。因其"阅后即焚"功能易被用于销毁犯罪证据,且犯罪团伙常借此诱导青少年成为电诈帮凶。^^

    > :正规群组未见公开报道。当前公开信息中,无锡地区与Telegram相关的群组几乎均涉及违法操作,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水军、数据盗卖、跨境诈骗协作等。公民需警惕此类工具的法律风险,避免参与任何可疑"兼职"或信息交易。

    上一篇:Telegram图片手动保存设置指南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